民生 教育

广州市政协分组讨论会上粤港澳大湾区教育交流受关注 委员建议探索发放交流生通行证

2018-01-11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网YGA.CN

QQ截图20180111111851.jpg

南都讯 记者梁艳燕 叶斯茗 “如何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利益共同体,我认为文化是纽带,是桥梁,教育是手段。”在昨天广州市政协分组讨论上,不少教育界别的委员都把关注点集中在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市政协委员、英东中学校长胡国胜认为,大湾区的教育交流要在制度创新上有所突破。而市政协委员、广州岭南教育集团总裁贺惠芬也强调,要加强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的交流培训,建议探索发放“交流生通行证”。

    

“去年7月,我留意到一档节目,叫《我在故宫修文物》。其实是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一名学生利用暑假到故宫参与文物修复工作,工作结束后,他发了微信和微博,在粤港澳青少年中引起反响。他说,参与这项活动后,才知道中国的历史文化是如此博大精深。”胡国胜表示,只有体验和实践才有收获,只有交流才能融合。

    

胡国胜称,大湾区在国际教育交流方面可以有大的作为,校长、教师、学生希望能定期交流互派。“大湾区的未来是青少年的,因此,开展青少年的交流对于大湾区的未来,对于广州的未来有非常大的作用。”

    

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岭南教育集团总裁贺惠芬向记者表示,自己也有一份类似的提案,希望能更好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交流培训。

    

教育交流

    

建青少年科创教育基地

    

贺惠芬提案中提了四方面,一是创新体制机制,放宽青少年和教师参加培训交流的出入境时间限制,探索发放“交流生通行证”,有效期从原来的一周延长至半年;二是在广州建立“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创新科学教育基地”,引进香港、澳门的教育培训资源,整合广州的教育科研力量,一方面开设博士课堂、机器人课程等STEAM科学教育课程,另一方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与研学活动,探索素质教育的新模式;三是加大财政投入,设立专项基金,支持青少年和教师团队参与交流培训项目;四是举办粤港澳大湾区教育交流高层次论坛和大型赛事,在学生素质培养、学校之间的交流合作、校长专业发展及特色学校建设等方面的探索带来新的高度、新的视野、新的思维、新的借鉴,形成人才互动往来的联系机制。

    

成立“穗港学校联盟”

    

在昨日市政协港澳组的分组讨论上,大湾区的教育融合问题也有提及。市政协委员李凤琼提出了“穗港学校联盟”这一概念。“广州与香港的一些学校缔结姐妹学校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是两地在教育上的优势。”李凤琼认为,大湾区成立这样一个教育联盟,如今正是一个好时机。

    

李凤琼表示,“穗港学校联盟”一旦成立,两地的学校能进行“同题异教”,香港的学生能够利用公众假期到广州的学校上课,广州的学生也能利用假日到香港上课,不影响学校原来的教学安排,但两地的学生能在同一个课室里上课并交流,感受到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除了学生,青年教师也能获得交流的机会。李凤琼说,香港青年老师可以来广州观摩语文、数学的课堂,广州的青年老师也可以到香港观摩英语课。

   

摄影:南都记者 冯宙锋 陈志刚 钟锐钧

相关:广州 粤港澳大湾区 教育 交流
作者:梁艳燕 叶斯茗 来源:南方都市报 阅读: -
版权免责声明:本微信公众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微信告知。YGA.cn 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YGA.cn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公众号【湾区城市群】或和作者YGA.cn (无注明来源的,YGA.cn 保留追究责任权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