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法规

养老床位缺口近1.2万张!政协委员建议增强服务

2018-01-17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网YGA.CN

QQ截图20180117170649.png

“深圳虽然是一个年轻城市,但正加速走向人口老龄化,养老问题需要未雨绸缪。”1月16日,在深圳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大会发言上,深圳市政协常委、深圳市慈善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房涛说。

  统计显示,2016年初深圳的养老床位只有广州的1/5,缺口近1.2万张,而且供给结构存在问题,两极分化严重,优质机构养老“一床难求”,街道和民办养老机构却“门可罗雀”。

  对此,民建深圳市委会和多位市政协委员为深圳人的养老问题献计献策。他们建议,深圳应立法加强老龄事业产业管理,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探索实行公办养老机构入住评估轮候机制,还可以探索医养结合、社区居家智慧养老等多种模式。

  调查▶▶龙华选择居家养老者比例低于政府规划

  根据深圳市民政部门发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初,全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共计62.47万人,其中户籍老年人23.68万人,预计到2020年深圳老年人口将增至156万。从供给角度看,“十二五”末,全市养老床位总数达8359张(含社区老年日照场所床位),较“十一五”末新增4762张,增幅132.4%。

  然而,随着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深圳的养老压力加大,对深圳养老服务有效供给提出了更高要求。

  “深圳的老龄化程度和北上广不一样,深圳人平均年龄不到40岁,目前的市场需求还没有到很旺盛的地步。”罗湖东门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吕毅说。与年轻一代人的养老观念不同,现在深圳老人还是倾向于家庭养老,选择居家养老的人占92%。不过,随着深圳人口老龄化,未来机构养老的需求会扩大。

  2018年深圳两会召开前,以龙华区作为样本,民建深圳市委会对深圳市养老产业现状进行的调查显示,选择家庭养老的人群只占50%,大部分人认为自己的养老储备不足,将希望寄托在社会,即通过社区和机构养老。“这与深圳市规划的9073养老模式有一定差距,即规划90%依托家庭养老、7%依托社区养老、3%依托机构养老。”民建深圳市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问题▶▶优质养老机构“一床难求”

  “表面上看近年来深圳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房涛说,但实际上却面临诸多问题。首先是供需数量严重不足。目前深圳的机构养老床位仅能满足户籍老人的入住需求,按常住老年人口计算需求缺口约为11625张。

  她给出了一组数据:2016年初,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常住老年人口分别是340.5万、435.95万、147.53万、62.47万,但养老床位数分别是12万、12.6万、5.3万、0.8万张。从绝对数来看,深圳的养老床位数比其他一线城市少很多,只有广州的1/5。

  其次是床位供给结构有问题,无效供给居多,新型专业化的有效供给不足,老人需要的服务提供不了。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未能真正发挥养老功能,大多沦为老年人的活动场所。养老机构多数只能为自理老人提供一般性生活照料,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康复护理的能力欠缺。因此,养老机构两极分化现象普遍,有优质养老床位资源的市、区社会福利中心“一床难求”,街道敬老院和民办养老机构则“门可罗雀”。“在南山等区域,等一张养老床位要四五年。”房涛说。

  另外,深圳养老供给主体单一,养老服务床位供给以政府供给为主。全市养老机构31家,其中公办22家,占比71%,民办只有9家。“比如在罗湖区公立养老机构,一个生活能自理的老人每个月只需花两三千元,就可享受到相当于民办养老院7000多元的服务。”吕毅说,公办养老机构优质又平价,民办的养老机构竞争不过。

  最后,深圳养老服务还存在市场准入手续审批流程复杂、消防验收备案门槛高、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养老机构的审批环节涉及到规划、土地、消防、环评、食品卫生、医疗、医保等部门,很多企业家都表示,这么多流程走下来,一两年都注册不了。”房涛说,审批手续多打击了社会资本的积极性。此外,养老服务业人才状况 “三高三低”严重,即流动性高、平均年龄高、劳动强度高,社会地位低、收入待遇低、学历水平低。

  建议▶▶降低民办养老机构准入门槛

  “养老问题远比我们预想的来得快,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

  房涛建议,深圳养老服务业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设立国际医疗养老试验区。

  首先是要深化放管服改革,降低准入门槛,取消不合理的前置审批事项,养老服务类的社会组织可以直接登记。厘清政府的权责边界,深圳可参照上海、广州等地的做法,实行公办养老机构入住评估轮候机制,确保政府投资建设的养老床位资源公平公正地分配和使用。另外,优化资源配置,对现有的社区和闲置资源分步做试老化的改造。

  其次,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加大对民办机构的补贴力度,支持生命教育、临终关怀的项目和机构享受同等的政策补贴。“增加新办养老机构补贴判断标准,改变过去只以床位数为单位的新增补助。”民建深圳市委会上述负责人说。而吕毅则认为,应对养老机构实行自主定价,“现在公办养老需要提价和改制,如果不改制,会导致现在私立养老院积极性不高。”

  此外,房涛还建议,多途径增强养老服务有效供给。一是解决专业人才瓶颈问题,在深圳开办养老特色学院,培训国际标准的护理人员,把养老护理人员纳入技能人才引进的紧缺职业目录。二是建立医养结合模式,鼓励医生多点执业,尤其是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三是加强社区居家智慧养老服务。深圳市政协委员常远就建议,全面开发居家社区智能健康服务平台,利用移动互联网特点,将老人、子女、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医养科技产品相融合,实现全民智能精准化社区居家养老。

  ■相关

  市人大代表建议:

  由医卫部门主管养老,实现医养结合

  深圳市人大代表郑学定今年也高度关注深圳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并提交了建议。他提出,深圳应立法加强老龄事业产业管理,出台“关于加快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意见”实施细则。“建议民政部门主管的养老职能转给医疗卫生部门,把社康中心与老人日照中心结合起来,实现医养结合。同时,让民办养老机构在土地、资金、税收等方面享受公办养老机构同等待遇,形成不同层次、不同级别,可满足不同需求的养老服务产业。”郑学定说。

  南方日报记者 向雨航 张玮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 郭悦

相关:养老床位
作者:向雨航 张玮 来源:南方日报 阅读: -
版权免责声明:本微信公众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微信告知。YGA.cn 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YGA.cn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公众号【湾区城市群】或和作者YGA.cn (无注明来源的,YGA.cn 保留追究责任权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