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 建言

外国院士接受专访:建言深圳湾区发展理念,展望人工智能未来趋势

2018-03-28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网YGA.CN

QQ截图20180329160749.png

2018年3月28日,在市外事办的安排和陪同下,外国院士接受了深圳特区报专访。

  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中扮演的角色是什么?如何“冷眼”观察当下炙手可热的人工智能AI发展?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第一届顾问委员会会议昨日迎来了10多位海内外院士,深圳特区报专访了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工学院院长、美国工程院及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山卡·萨斯绥,麻省理工学院名誉校长、美国人工智能协会院士埃里克·格里姆森等几位重量级学术泰斗,他们关注的话题不约而同地聚焦在湾区和人工智能领域。他们认为,深圳若能将信息科技与艺术设计深度融合,并能对AI长远应用及影响做出准确研判,便可更好地启迪知识与技术的创新,赢得下一代产业革新的先机。

  信息科技与艺术设计的深度融合

  “一个仅仅2岁半的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让我感到非常欣喜,我称这个学院为TED。”萨斯绥用了三个关键词来概述学院:技术(Technology)、企业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和设计(Design),一位科学家为何特别提到了设计?萨斯绥是这样回答的:深圳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设计之都”,同时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枢纽城市,谈到湾区,有一个理念非常重要,信息科技与艺术设计的深度融合,这一点正是硅谷众多高科技公司的成功秘诀。

  在旧金山湾区尤其是硅谷的“等级制度”中,程序员曾经一直是“最高统治者”。近年来,一个新的群体正兴起,这就是设计师。互联网时代改变了高科技领域的很多趋势,尤其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兴起,令设计师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在苹果等世界新经济的代表企业里,有两类关键群体:软件工程师和产品设计师。萨斯绥认为,在技术和硬件研发领域深圳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以信息技术为驱动的文化创意产业方面具有后发优势。

  任何技术创新都是厚积薄发的结果

  “任何技术创新都是厚积薄发的结果。目前大部分对AI的运用只是短期的,最多是未来2-3年,但我们需要考虑的未来20年新一代的AI将如何发展,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世界。”格里姆森举例说,在人工智能方面,1963年麻省理工学院就着手相关研究并组建媒体实验室、数字实验室等。在多个实验室的共同创新之下,麻省理工学院的感应机械手臂等装置逐渐成熟,还有地理识别、无人驾驶等技术,也经过了几十年的研究,在近期的人工智能浪潮下引起全球的关注。

  “未来AI的趋势简而言之就是:智能系统的实现打破现代生活的常规,改变意味着不全是积极的方面。”格里姆森分析称,AI的确是下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力,改变工作与生活方式,但作为政府就应该考虑有多少人会失去就业岗位,这就需要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并对人们进行新职业的再培训。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电子工程系教授里奥达斯·古里博斯与深圳的众多企业都有合作,在他看来,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邀请产业界的导师加入围绕深圳乃至全球新兴产业开展前沿研究的模式值得推广,企业和学校共同碰撞出新技术、新创意和新产品的火花。对于当下热门的AI,古里博斯认为人工智能尚处于早期阶段,AI不是唯一驱动革命进程的技术基础。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等都提供了可用数据,这些都是驱动因素。下一步深圳企业需要冷静地判断哪些领域是合适进入、哪些是不合适进入的,才能赢得先机。

  互联网时代下的教育模式创新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伯克利加州大学副教务长、研究生院院长菲昂娜·都莉认为,不仅要关注科技创新,教育方式也需要创新,她深有感触地表示,“我们身处一个全新的全球化互联网时代,与过去的教学相比,如今我们几乎不需要教学生太多事实性的知识,更多的需要教会他们如何解决问题,如何甄别信息,如何独立思考。”近年来,她的体会是不论中国留学生还是世界其他地方的学生不仅数学或者科学好,学生们对其他人文学科也有兴趣,而且富有音乐天分和运动细胞。他们的才华在多个领域绽放,能够从知识、文化的跨界中成长为未来世界的领袖。在都莉看来,教育的目标是用最优秀、最前沿的资源培养学生。

相关:粤港澳大湾区
作者:深圳特区报 来源:深圳特区报 阅读: -
版权免责声明:本微信公众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微信告知。YGA.cn 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YGA.cn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公众号【湾区城市群】或和作者YGA.cn (无注明来源的,YGA.cn 保留追究责任权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