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教育

广府文化如何在“一带一路”沿线传播?

2018-06-14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网YGA.CN

QQ截图20180614114026.png

广府文化是岭南文化的主要代表,据今已有2000多年的文化历史,它传承与彰显着广府的地域特色。而广府文化的中心是千年商都广州。广州,是一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对外贸易基地。千帆百舸,迎来送往,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篇章在此谱写;改革开放以来更是在经济、思想、文化诸方面引领全国,从而走向文化繁荣。这里有着广府文化的“根”,也寄寓着每一代广州人对本土文化的情怀与梦想。

  日前,由广州市社科联、暨南大学、南方日报共同主办的广州新观察圆桌会议上,专家学者们共同探讨了过去广府文化如何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传播,以及新时代广府文化将如何在“一带一路”沿线交流融合的新趋势。

   广府文化是独特的海陆合一文化

  “丝绸之路是文化交流之路,文化交流合作是‘一带一路’的灵魂。”暨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夏泉教授认为。在他看来,广府文化的“陆上”源头来自中原文化。外来文化主要从海上飘来(如商贸文化、欧陆文化等)。广府地区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不断融合创新,逐渐形成独特的海陆合一的广府文化。“广府文化在中华地域文化中具有后来居上、充满生机活力的优势。广府文化的主要特征是开放、务实:重商务实的价值取向,开拓进取、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开放兼容的海洋性特点等。”

  夏泉教授说,广府文化是多元文化交融的纽带与融合剂。广府文化既是华侨华人的世界性文化、主流文化,也是粤港澳地区的主流文化。他分析,“港澳文化根在广东,同属广东文化范围。广府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持久的生命力与创造力,不仅影响着广府地区的社会发展,而且历史上广府地区最早与海外交流交往,不少商家、民众出洋,滞留海外,成为最早的华侨华人。他们在海外的发展中,把广府文化传扬海外。广府文化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成为海外华侨文化的最早最深厚的源泉之一,对广大海外华侨华人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夏泉教授认为,广东有3000万华侨华人,广府文化对广府籍的华侨寻根问祖具有磁场般的吸引力,形成强大的文化向心力凝聚力。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应发挥广府文化的主导引领作用。粤港澳大湾区与广府文化相依存的地域,同声同气,这是一种无形的凝聚力。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副院长董少新研究员也认为,广府文化由于外来文化的融入,外来文化逐渐也会成为广府文化的一部分。“广州口岸的存在以及长期中外文化的交流塑造了广府文化,或者是广东人的精神气质、岭南气质,有一种走在前列排头兵的精神。”

  广府文化具有巨大能量和辐射力

  “广府文化其开放性、创新性与对外传播互相促进,使得广府文化能够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成为中国地域文化乃至世界地域文化传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夏泉教授表示。

  广府文化具有润物无声的潜力,融入世界、影响世界,也被更多学者的研究证明。

  国家文物局水下遗产保护中心考古所所长姜波研究员的演讲“南海一号与海上丝绸之路”也充分说明了这一观点。

  “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最重要的窗口。海上丝绸之路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贸易的力量,推动海上丝绸之路持续发展,就是因为海上贸易的巨大利润,船沉没了以后打捞上来的货物还能获利14%。明清时海洋贸易的规模超过了我们想象的程度,1753年按照文献档案的统计,从中国运往巴达维亚的中国瓷器已经超过了100万件。”

  在他看来,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的牵头城市是很有影响力的。“正因为广州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从唐代开始,广州对外贸易就已经有了非常成熟的海洋贸易航线。唐代的《广州通海夷道》就说得很清楚,广州的对外贸易是立体的、全方位的。”

  中山大学历史系副主任、博士生导师江滢河教授则通过“海外探寻广州历史文化资源”的课题,让我们看到广府文化的传播。

  “这是美国迪美博物馆的藏品,主要收藏都来自于广州。收藏跟中国相关的东西,其实就是跟广州有关的东西,非常多的藏品。在福布斯家族博物馆,我们所看到的就是他们从广州收回去的文献,以及各种各样代表他们祖先曾经在中国、在广州奋斗过痕迹的东西。”

  在欧洲的博物馆,江滢河教授也看到来自广州的收藏品。人种学博物馆藏了700多幅关于广州各种各样行业的东西。瑞典哥德堡市政博物馆里,所有中国的东西都是从广州出去的,包括那些贸易的商品,我们可以看到行商的形象,以及卖茶叶的箱子。瑞典第一艘来中国的船上留下的日记,被称为世界上第一本广州贸易手册。“十七、十八世纪,很多资产阶级用异域的产品、新世界的东西,包括来自中国、广州的东西,成为确立他们社会阶层和新价值观非常重要的标志。广州在十七、十八世纪末都成为西方世界对中国想象的地方,因为当时对他们来说广州就是中国。这也说明了广府文化对世界有冲击力。”江滢河说。

  新时期如何传播“广府文化”?

  在新时期,我们如何通过更有效的形式传播“广府文化”?《老广新游》团队总策划、主笔,“广府汇”执行董事王大欣认为,要通过创新活动模式,让广府文化在“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中,实现活化与交流。

  在他看来,广府文化本身是一个很具有吸引力的文化系统,要用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去挖掘这个文化里的内涵。他以参与策划的越秀区广府庙会非遗工作为例子让我们看到了广府文化的传播。

  “北京路是很有优势的地带,不仅人流量大,今年过年到正月十五就有800万,广府庙会非遗项目是一个全新的民俗节庆项目,整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语言,所以非常吸引人。”王大欣说。

  他策划这个活动时受广州千年花市的启发,就决定广府庙会用新的节日形象、新的商业模式,跟上目前社会的节奏来传递广府文化。

  于是他们传承了传统节庆的文化内涵,却打破了传统的节庆模式,使传统节庆从本来烧香拜神祈福这种消费单一的模式,转变到节庆的品牌IP的创新商业模式。

  首先他们通过“广府庙会”的IP品牌与产品的建立,将过节的仪式感从拜神祈福变成欢乐嘉年华。嘉年华中不仅有美食,还有极具文化内涵的“广府汇”。在“广府汇”空间里的非遗玩家中,集合了十几位非遗传承人和文创公司展示非遗产品和各种非遗绝活,让人们形象地了解广府文化。

  “我们整合非遗文化的资源,聚集了这些传承人。将他们的内容变成了适合现代人生活的文创产品,可以有很多种形式的文创产品,可以是教育的,可以有好玩的东西,可以有新的影片或者是动画片,或者是漫画形式去介绍非遗的内容。”

  王大欣说现在提及过年就能想起广府庙会,说起广府庙会就能想起美食购物旅游一体的各种好玩节目,而且还会想起广州的诸如广彩、广绣等非遗工艺。

  “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将非遗文化推成文化IP,这个IP又是可以交易的,今年我们就打算通过广州举办的诸如财富论坛之类的国际活动把这个IP推向世界”。王大欣表示。

  他认为,在广府庙会里,非遗主题内容的专题性,让广府庙会有了本土文化底蕴作为坚实的地基,而广府庙会IP的发扬,也促进本土非遗文化进行创新和面向市场。“利用非遗专题与世界接轨交流,既可以让国内外非遗项目在广府庙会上交流,也可以借助庙会这一主题,让本土非遗项目走出去。”

  越秀区委书记王焕清也认为,广府庙会原来是没有的,是根据时代创新不断发展出来的。“从2009年,越秀就开始进一步加大广府文化的传播力度。2010年又借助广州亚运会的契机,进一步修复了广州城隍庙,引起了社会关注。依托庙会这么一个中华文化载体,我们在2011年推出广府庙会,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

  在王焕清看来,注重“传承”与“创新”融合的传统文化是最具向心力和最有生命力的文化,也是最容易得到传播的。“我们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市场积极作用,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积极吸纳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相关文化因子,与时俱进融合新时代新需求新表达,使得优秀传统文化既有传承,又有创新。广府庙会年年有经典、届届有新意,焕发强劲的生命力和浓厚的时代感,受到市民的欢迎。”王焕清表示。今年刚刚举办完的第八届广府庙会总共开展了47项文化活动,289场文艺展演,吸引游客超过600万人次。整个广府庙会的影响力达到了新的高度。根据大数据显示,广府庙会在全国现在最受关注的庙会中排第二名,话题讨论的热度更居全国榜首,相关话题阅读量超过1.3亿人次。

相关:广府文化
作者:南方日报 来源:南方日报 阅读: -
版权免责声明:本微信公众号部分图文分享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微信告知。YGA.cn 第一时间处理异议。转载YGA.cn原创文章,需注明来源于公众号【湾区城市群】或和作者YGA.cn (无注明来源的,YGA.cn 保留追究责任权利)
相关阅读